第178章 F1难度超乎认知(1/5)
F1赛车运动属于团队协作的典范,特别是进站换胎的那一幕场景,不出现失误的情况下称之为“动作美学”都不过分,确实让人看的赏心悦目。
但F1赛车运动,同样有着一个矛盾的点。
那便是WDC(车手总冠军)的价值,实际上要远远大于WCC(车队总冠军)。
很多车迷可以随口说出某一年,哪一位车手荣获世界总冠军。
可当车手总冠军跟车队总冠军,并不是同一支车队的时候,那一年的车队总冠军,就会被车手总冠军的光芒给掩盖,随着时间流逝被大多数人给遗忘。
比如说24年车手总冠军维斯塔潘,车队总冠军迈凯轮。
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个人成绩,要高于团队成绩。
既然如此,无论是考虑到舆论热度跟宣传,还是带来的实际利益。
车队管理层跟车手个人,优先级肯定是拿车手总冠军。
那么这时候就将面临“分票”的难题。
F1现行积分制度之下,拿到分站冠军会获得25分,第二名就只有18分,第三名就只剩下15分了,第四名为12分。
按照分差计算,冠军跟亚军之间的分差最大,足足有着七分的差距,到后面逐渐缩小为三分、两分或者一分。
也就是说,拿到分站冠军的价值,要远远高于其他排名。
如果车队没有造出遥遥领先的火星车,仅是稍强一些或者跟其他车队的赛车伯仲之间。
同时车队内部的两位车手实力非常接近,你拿一个分站冠军,我拿一个分站冠军,导致没能出现碾压性的积分领先,车手总冠军就很有可能花落别家
同样拿24年的迈凯轮车队举例,赛车经过中期升级之后非常强劲,曾一度追赶上维斯塔潘有机会创造历史,却最终功亏一篑。
当然,这里面有诺里斯争冠高压之下,自己心态崩了把握不住的因素。
然而加拿大站的换胎决策迟缓,英国银石赛道的策略争议,以及匈牙利站让车指令引发的车队内讧,再加上两位车手互相不服明争暗斗。
种种问题跟短板,都暴露出了迈凯轮没有做好争冠准备。
特别是匈牙利站为了维护队内团结,车队无线电指令迫使诺里斯交还位置,成全皮亚斯特里的首冠。
站在大众角度的角度上面,本来就是皮亚斯特里领先,车队先召唤诺里斯进站换胎,通过undercut超越了自己的队友,那么交还位置毫无问题。
这就是体育精神的公平!
可也就是从这一刻起,迈凯轮彻底丧失了争夺车手总冠军的机会。
站在花布这种强势领队的视角,他不在乎什么体育竞技的绝对公平,只看重最终的胜利。
一支想要争冠的车队,还在内耗谁先进站得利,谁后进站吃亏。
甚至于让争冠车手去交换位置,简直就是搞笑。
无论是法拉利王朝,还是雷诺王朝,甚至于红牛王朝,都确立了明确一二号车手关系,就是为了避免这种内耗的情况发生。
布里亚托利加盟HRT,他不是为了打造一支平庸的车队,而是要去争冠向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!
至于这个冠* 手是陈向北,还是特鲁利,这不重要。
反正他不想看到车队资源内耗,甚至于两位车手为了排名发生激烈的内斗,互不相让乃至于搞出什么“同归于尽”的戏码双车退赛。
这种队内撞车在F1历史上屡见不鲜,基本上到后来队友都会成为最大的对手。
为了避免这种隐患,还不如让他们提前竞争!
奥德托同样在F1任职数十年,他不认同布里亚托利的为人风格,却能理解他的意图跟理念。
对此没有再说任何话语,退了一步选择默认。
赛道上的陈向北不知道维修站内的争执,更不知道花布唆使特鲁利去竞争一号车手席位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