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章 孤现在就传授于你,烧制这些个器物的法门!(2/4)

田禄一听到这,这个烧琉璃十分拿手的工匠,扑通一声跪了下来。

“天王,天王,小的能担的起这等大任吗?”

“能,孤王说你能,你就能。”

陈天王面露威严道。

好嘛,他是天王,他说能,田禄就是不能也得能!

陈天王对于烧玻璃,那自然是相当之了解的,因为他在天上的时候,还曾在天上的一家玻璃小厂子里面苦逼的实习过呢——不实习就不发毕业证啊!

玻璃在华夏出现的是实际是很早的,不过被称为琉璃。

玻璃一词,直到宋代才出现,而且还是用来特指,从中东进口而来的伊斯兰玻璃制品。

华夏本土因为原材料的问题,出产出来的琉璃制品,透明度实在不敢恭维。

后世使用的玻璃多是钠钙玻璃,主要原材料就是二氧化硅,说白了就是沙子,但是二氧化硅的融点太高,一千七百多度呢,需要碳酸纳作为助融剂,如此才能够生产出来透明的纳钙玻璃。

而华夏古代受限于原材料的问题——没有大规模的碱矿。(实际上是有的,在河南南阳地区,不过发现的忒晚了点)

所以,所生产玻璃之时,只能够用硝石,还有铅进行助熔!

这种铅钾玻璃因为杂质的原因,会呈现出来不透明状,就是常见的各种颜色的琉璃。

不利于观测试验结果。

而且容易渗出来铅。

没有钠钙玻璃那样的稳定性,根本无法进行化学试验。

最重要的是,这种琉璃的硬度低,不耐热,导致其无法被造成大件的产品——这也是为什么,传世的琉璃制品多是小件货的原因。

陈天王身为一个搞化工的,自然清楚钠钙琉璃制作的试验器具有多么的重要了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