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4节(1/5)
但那些不满贵妃的人,反倒乐见其成她出宫,然后盼望宣和帝会在这十九个月里宠幸新的美人。
所以,没有不满贵妃、赵家的臣子指使同派的言官去反对宣和帝此诏,零星一两个认为此举不合皇家礼法的,被宣和帝用孝道一压,言官们也了话说,毕竟他们虽然找不到前例,可他们也找不到第二个自幼与父母失散、一分就是十九年的苦命后妃。
就这样,赵香云以贵妃之名,布衣素面地回了赵家。
她并未在赵家住满十九个月,因为当年六月,柳氏便因多病齐发,在儿女孙辈们的陪伴下含笑而逝。
贵妃大恸,宣和帝亲至赵家吊唁,陪贵妃跪灵一夜。
第163章
身为朝廷官员,母亲病逝后,赵宴平便写了一封辞官丁忧的折子。
本朝武将可以免除丁忧只放百日丧假,官没有这个规矩,宣和帝准了赵宴平的丁忧折子,并赐下五百两治丧仪金。
赵宴平叩谢皇恩。
有些事早在母亲病重的时候赵宴平已经计划好了,赵家的根在江南的武安县城,母亲肯定要与父亲合葬,正逢生在吉祥胡同先帝御赐新宅的赵昉了。
“爹,咱们家以前这么穷吗?”赵昉不敢相信地问。
阿娇速瞪了一眼儿子,怎么这么不会说话?
赵宴平笑了下,摸摸儿子的头,再对孟昭道:“初锦是姑娘,不用干活儿,你们兄弟俩今日都得帮忙除草。”
孩子们都大了,是时候教导兄弟俩吃苦了,免得一直都长在富贵窝,将来稍有不顺便承受不起。
父亲有命,孟昭立即点头,赵昉还没有吃过苦,看着墙头绿油油的杂草,还觉得这差事应该挺好玩的。
就在这个时候,朱家院子里传来一道女子的声音:“谦哥儿礼哥儿,进来吃饭了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